請用微信小程序<重慶新聞網分享圖制作工具>掃碼
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
李海霞|川渝地名、樹名趣說
2023年9月8日 16:55 來源:中新網重慶

  跳墩(跳蹬,跳磴)

  跳墩,四川和重慶指小河溝里供人踩著過河的石墩,間隔排列,所以要跳著過。叫跳墩的地名有多個,常寫作跳蹬,跳磴(音凳)。蹬是踢打,磴指石階石凳。墩音有粗矮的聲象,如橋墩,就結實牢固。故應作墩。墩和蹬在川渝話里同音,都讀deng一聲。磴是四聲?墒怯闷胀ㄔ捵x,墩是dūn,蹬有兩讀,一是dēng,一是dèng,三者韻母和聲調都有區(qū)別。

  筆者看到北碚公交有“跳蹬”站牌,站牌地名可能來自過河跳墩。

  于是去“跳蹬”采訪。一位姓曹的婆婆回答,跳墩嗎,就是小河溝頭有個跳墩呀,踩倒過河的石頭墩子!疤拧本驮隈R路對面不遠。跟她一起的兩位婆婆補充說。那兒原來是老居民區(qū),現(xiàn)在全部拆遷建大樓了。我去看了“跳蹬”。小溪穿過公路下面蜿蜒而去,離公路幾十米處的跌水上鋪著厚石塊,一塊塊方石板緊密相連。這個跳墩已經修得很好了。

  查《中國基本古籍庫》電子版,不重復的“跳墩”有五處,但無“跳蹬”“跳磴”。明崇禎時,曹燁奉命入蜀主持科舉考試,日記中有“自是乃下,過跳墩”之語,算是最早的。

 

  龍門浩

  龍門浩是重慶南岸一個著名街區(qū)的名字,取名來自長江里的龍門。浩亦訛作號。龍門浩在江中有很長的石梁,中間有個缺口,叫龍門。憑龍門分為上浩和下浩。龍門浩是最繁華的浩,重慶開埠后外國船只就泊在那兒。

  “浩”是什么意思?有人說“實際上也就是沱”(李正權《重慶地名雜記》)。有人說,“巴人稱小港為浩”(百度百科•龍門浩)。二者都是簡單把龍門浩普遍化。北碚一位老農說,搬罾碚里面有個浩子,浩子就是水窩。

  綜合起來言之,浩子就是江邊石梁隔出的水域,像湖,里面波平浪靜,可以泊船。所以它不是沱(江灣)。

 

  黃葛樹(黃桷樹)

  黃葛樹生長在中國南方,川渝到處可見。其樹冠傘形,巨大,樹干多粗細不等的離合枝。有些地方就因有大黃葛樹而得名。如黃葛埡、黃葛坪、黃葛村,或直接叫黃葛樹。普通人常寫作黃桷樹。川渝方言葛、桷、角同音,都讀ge二聲。有人認為葛字錯了,葛是蔓草,與樹名不巴譜,應為桷。(李正權《重慶地名雜記》,2014)

  到底該用哪個字?查《中國基本古籍庫》,“黃葛樹”有40條,“黃桷樹”0條。這還不能貿然肯定應該寫作黃葛樹,還須論證葛字的合理性。黃葛樹基部粗壯四散的離合枝和地表根,似葛藤的根。葛藤古稱黃葛,根系發(fā)達,根肥大,圓柱形?梢姽偶米质菍Φ。

  而桷是屋頂承瓦的椽子,沒有黃桷一詞。普通話桷讀jué。音義都不合此樹名。所以寫作黃桷樹的話,用普通話讀不是,用川渝話讀也不是。

  今植物學上仍然寫作黃葛樹。百度上“黃桷樹”比“黃葛樹”多得多,但用“黃葛樹”解釋黃桷樹,多列黃桷樹為別名。

  其實,方言的叫法歧出、寫錯別字的情況很多,記錄者應該選擇正確的那個。俗字未必是錯別字,可以用在非正式場合和其他非正式文書上,但不能隨便用。如嘴的俗字是咀。北碚何家嘴公交站牌寫作何家咀,報站的女生讀了好久的“何家舉”,讓人哭笑不得,后來才改過來。

  現(xiàn)在文化教育日益普及,民間名和用字進入方志、地圖、旅游業(yè)、正式標牌和公文的也越來越多,規(guī)范是必要的。否則會影響交流和史料的質量。正式出版物和公告上的用名用字有規(guī)范的作用,應該謹慎。

  并不是所有訛俗叫法都需要改。如果比較知名的地名已經沿用很久,譬如百年,已經在正式文字中成為唯一的叫法或寫法,就不用改變了。例如全國有多處“彈子石”,據說應是誕子石。大禹治水的時候,他經過家門而不入,其妻涂山氏不顧身懷大肚追到江邊,在大石頭上產下了孩子,故而得名。

  語言文字的理據是人們的心理所需要的,它便于理解和記憶。所以說語言文字遵循約定俗成的規(guī)律,要把握一個度。約定俗成不能取消正確與錯誤的分辨,取消規(guī)范化。

  作者簡介:李海霞,西南大學退休教授,研究方向為漢語專業(yè)詞源學、詞匯史。

【編輯:羅永皓】